顯示具有 旅行的意義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旅行的意義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8月16日 星期五

旅行的意義



(一)

旅途的一步一行總是不經意地揭發原點的悲涼。從此一直想離開,去哪裡我不知道,只是一昧地想要遠方。





(二)

印象中機場是灰色的。

不常到機場去,但每當聽到機場里航班廣播的聲音「等、登、登、瞪」卻有一種似曾相似的熟悉感,猶如某種已被植入潛意識的聲音,一旦響起就能輕易地追溯和喚起當初那還未飛向另外一個遙遠國度的懵懂和青澀。


那是送別、道別、離別的地方,

也是一個,啟程、翱翔、高飛的起點。






(三)

這個繁忙的城市,似乎習慣於極快的節奏而讓每一秒的等待都變得很狂躁。茶餐廳的服務生受不了點餐拖拖拉拉的顧客、賣菠蘿包的阿嫂在還未找錢給顧客就已經對著後面大喊「後邊啊唔该!」、戴著墨鏡的巴士阿哥冷淡搖頭回應失去方向的搭客。

「好沒有人情味的地方。」默想。






(四)

街道攘來熙往,人口密集,行人步伐迅速。道路上公共交通工具居多,巴士計程車缺乏耐心地來來往往。每當行人紅綠燈轉紅,斑馬線兩端漸漸各站了兩大排行人,中間隔著一條非常寬的馬路,兩端的行人越來越多,好像經幾回輪轉而愈集愈大的棉花糖。行人紅綠燈轉綠之際會發出「滴、滴、滴、滴、滴」的聲響,兩行人快步越過馬路,開始一場交集。

此時大家好像在安靜地交換些什麽。






(五)

「旅行是發現自己的過程。」

身在另一個國度,常爲了適應當地的文化和習慣有很多新嘗試。唯有跳出原本的舒適圈去體驗,才能進而發現某些隱藏在自身的特質,或者弱點。就算立志要一輩子在井底待著,也要常常換一口井,關鍵不在於發現新大陸,而是培養新視角。對人事物有全新的定義和價值觀,這是旅行最好的紀念品。





(六)


當我迷失在這一幅幅美景,不知不覺變得虛榮。從此旅行成了一件很恐怖的事。







2013年7月1日 星期一

又迷路了


冬。下午四點就漸漸入夜的倫敦。



冬天的下午總是昏暗,眼前的景象因為沒有陽光而顯得灰濛濛一片,我獨自穿梭在倫敦街道,好冷。同樣的街道指示牌不經意地出現在我眼前好幾次,當下在心裡默默地問自己剛剛不是來過了嗎。眼看手錶的分針走了兩圈,而我一直都不曉得我在那個城市究竟饒了幾圈。回家后,我偷偷地告訴她「怎麼辦,我是路癡」。

其實走了兩個小時不全因我極差的方向感,僅因為我還有時間迷路,而我便放任自己借由短暫的迷失去尋找自己。當我不急著去探索每條路的對與錯,迷失的那一段路是很自由的。所以它才會那麼那麼長。


我再次失去方向,而我這次已經沒有時間迷路了。這幾個月來常常這樣,那個十年後的自己和現在的我一直在互甩耳光,婆說婆有理。此時,電腦螢幕彈出對話框,部份縈繞於心許久的憂慮隨著鍵盤的敲打漸漸崩落,卻始終沒能煙消雲散。某些時刻會自言自語說可以不可以停止想辦法,然後坐在地上跺腳大哭說怎麼辦怎麼辦。

最後,那個她跳出來狠狠地甩了她一記耳光,她便馬上忙著尋找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