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明信片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明信片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4月10日 星期四

明信片投遞一種逾期的心情,還有許多來不及。







像水一樣的你。


11/11/13

這是明信片上的日期。

四個月已過去,當初期中考完畢,現在已經是新的學期。我一度以為這張從芝加哥寄來的明信片已遺失在途中,或迷失在某個浪漫的國度。

「明信片這東西也是很隨緣的啦,沒關係。」

今天午飯後去收信,翻了好多天的收信記錄。收信日期,二月十三號。上面有我的名字。



W,

謝謝那些溫暖的隻字片語,以及對我的義不容辭。希望以後不會再有機會讓你逃課打越洋電話過來聽我哭。除了說謝謝我還能做什麽呢。

不曉得以後還會不會收到你的明信片,但我相信你說過的,因為你是一個如此溫柔的人。


二零一四年三月六日






就算換了時空,也會做相同的夢。


在給媛姐的上一張明信片寫著很多期待, 而她收到的時候,我們已經一起實現了那些夢。


「 最近我在看《我是歌手》,我想講這的原因是裡面有一位鄧紫棋,她有一位林宥嘉;也有一位張傑,他有一位謝娜。祝福你也有一位 _______,像他們這樣幸福。」

謝謝妳。雖然收到明信片的時候,鄧小姐已經和林先生決裂了。


謝謝妳一直在我生命里,願意用很多生活中的小事、故事、傷心和快樂讓相隔一片南中國海的我們依然緊緊相依。很多我們一起有過的約定和夢,妳一直都在完成它們的路上,沒關係,雖然身邊的那不是我,但請深深地相信我會遠遠地陪妳走到沒有路可以走。就好像中四那年的某個下午妳對我說:

「以後妳老了坐在輪椅上,我會推妳去曬太阳的。中午推妳去。」然後一陣狂笑。


如今說起會心一笑。不要擔心我們說好的的姑婆屋,就算我沒有入住,太陽依然會在,而我也是。


二零一四年四月一日





月亮不見了。


"I'm calling from student affairs. There is a postcard for you which is all written in Chinese, even your name. "

從宿舍到學生事務處的路上我一直在想誰是這笨蛋。


瞄過明信片上的字體,感覺稍稍放下這幾天心頭的沉重。是你,雖然沒有署名。


你知道的。

就如,你不需要什麽來向我證明你會一直等我,就爲了那些我需要你的時刻,而我都知道。即使我現在惶恐的時候轉身,你沒有在原地守著,我都了解。可是請不要再說你在牆角等我,對我而言很重要的你從來就不是一個卑微的存在。


 二零一四年四月九日





2014年1月24日 星期五

靠岸


七。

午餐時分順便繞到學生事務處收信。平常我也抓不准信會在哪一天寄到,單憑感覺和某日的心血來潮去碰個運氣。在一週前的收信名單找到我的名字,然後傾箱倒篋在一堆信件中尋找遠方投遞的思念。三張明信片,沙巴、加拿大、俄羅斯。签收,快步走回宿舍。在書桌前細細閱讀內容。那種心情好像總把最喜歡吃的食物留到最後,再痛快地一口吃下去。收到來自沙巴的明信片是預料之外的事,這是我第二次收到她的來信,一樣快樂。

她說:「 自從收到過陌生人的明信片過後就很喜歡明信片。所以會寫給你們,收到的感覺就是 哇,所以希望你們感受一下。哇!來,哇一聲,哇!!

讀到這一段會不由自主地笑開,如果哪天距離改變了我們,也不會改變原來的妳。我把所收過的明信片從家里帶到宿舍,偶爾拉開抽屜回顧內容。或許,你們的文字對我而言也是一種很安心的陪伴。那就讓明信片成為正面能量的循環,一直寫下去吧。





十。

期末考結束的第二天,我去了檳島。機緣巧合下我在理大宿舍留宿了兩個夜晚。這是我第二次來理大,去年五月之後還以為我沒有機會再來了。在理大宿舍澡堂洗冷水澡,在宿舍書桌前被桌燈映照著的時候,我想起了在國立大學的你們。好想了解你們的生活,想參與那些日子。但我們終究走在各自的路上,日子越來越長,我們越來越遠。睡前桌燈亮著,寫著明信片,想著那段未擇之路。其實一直都不會有答案,因為即使我一直回頭也望不到它的盡頭。唯有在此時的路上繼續走下去。那你呢?當初我們一同長出羽翼,一起擺著待飛的姿態,飛向各自浩瀚藍天。如今聚首,見證彼此成長,看著你一路穩紮,夢想也漸漸成形。這是不是感動呢。


命運和緣分是很奇妙的東西。有些人無緣對面不相逢,而有些人兜兜轉轉千裡來相會。無從逆見生命的起承轉合,盡是神的遊戲啊。




十五。

在金寶的第四天。晚上九點和君到宿舍附近夜騎。路旁燒烤會的年輕男女,我和君騎著腳踏車經過他們喧譁的青春。那晚還有朦朧的月光。我們停在西湖旁,眼觀夜晚黑色的湖面,坐在長石凳上聊天。

出發到金寶的前一晚,簡訊里寫:「明天見」。曾幾何時,這三個字變得好珍貴。

好久不見了,一別就是四個月,雖然看似漫長,卻感覺沒有離開過彼此的生活。好久沒有好好聊天了,很希望可以把西湖旁聊天的那一段時光拉長,裡面充滿了關心,很飽滿,很實在。並非平日虛無的嬉笑,摘掉對話中的修飾和迎合只剩下可有可無的內容,彷如空心磚。




十六。

期末考結束了一個星期。從吉打到檳島,再南下到金寶,一週過去,我終於在回家的火車上。早晨陽光溫和,窗外的風景一直在倒帶。一個學期結束了,未歷經什麽驚濤駭浪,但與對岸的老朋友重逢的時候,卻感覺靠岸了。


他們說 / 生命像一粒沙 / 如果生命它會說話 / 它會說 / 謝謝你愛我 / 像大海愛著浪花

—— 《沙漏》



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

十月

十月的第一天。在想十月怎麼又來了。

然後回想起上個十月末養的四只孔雀魚,一群人在陽臺鬧鬨哄地歡迎魚兒們入住二九宿舍。不久后的十一月卻空了一個魚缸。世事變換迅速得來不及調適,時光又往我們身上碾過一道痕。在我還在聽著羊毛和花放任自己陷入無止境的緬懷,這個十月靜悄悄地來,然後像小魚們一樣留不下來。十一月將至,倫敦是不是入冬了。去年冬天的雪花彷如剛在嘴裡融化,霎時下一場冬天又來了。

咦,十一月你怎麼在這了?




下午三點的陽光很刺眼。跑到二樓的學生事務處,掃過收信名單上密密麻麻的名字。找到了,十月十四號寄到的。綠色的信封,其實那是一張被折成信封的廢紙,上面有熟悉的字體寫著大學地址,拿在手上可以感受到如今我們之間那一片南中國海的距離。回到宿舍拆信,裡面有一張照片、一張字條、一張明信片,還有一枚新的郵票,是爲了讓我回信用的。從沒想過我們有一天會以這樣的方式聯絡。小六畢業我給她寫了一封信,內容大概是畢業了不要忘記彼此,但最後我們上了同一所中學,高中同桌兩年,中六成了室友。終究在這分岔路勞燕分飛。八月很多個悠閒的傍晚我們繞著小學的山坡路走了一圈又一圈,邊走邊磕了很多冰棒,聊夢想聊未來聊旅行。各自遠方已有兩個月,時間的消逝也緩緩地推動著我們走向歸家的路途。我仍記得那天手上冰棒融化流淌過手背的輕,輕得像時光將我們溫柔地碾過,無從閃避,留我們斑駁的痕跡和記憶。我和她終會回到那條山坡路上繼續述說那些一直在進行的故事。

怎麼說。其實我們從來就沒有離開過。





現在想當一隻被層層包覆的蛹。選擇一種安靜溫暖的姿態,52赫茲的振動頻率過日子。放任趕著蛻變成蝴蝶的毛毛蟲們斗個頭崩額裂。在這再也沒有約束的時候已經不再消耗全副生命在完美那些應該做的事。有時候在想這是不是鬆懈的藉口。其實只是把積極轉換到生活的另一塊,讓生活長成我要的樣子。心靈、文字、想、空白,淡得像白開水。沒有破蛹化蝶的巨響,因為長不出可以承載注視和目光的翅膀。

蛹,可以是一種最喧鬧的沉寂。





這時候很適合播放羊毛和花的「ただいま、おかえり」,然後向天亮以前為我守著城市最後一盞燈火的人說,
我回家了。